分类目录归档:悦读

有关读书的一些杂思随感。

历史的细节

风起于青萍之末,见微知著,从细节里去观察历史,是一个很错的视角。


前些日子追了短剧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,只有14集,节奏很紧凑,故事很生动,悬疑感拉满,对历史悬疑剧感兴趣的朋友推荐看看。 此剧是马伯庸同名小说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改编,于是找来小说原书看了,书里的故事比剧集更精彩,更震撼,在历史的深邃处,隐藏了这么多的细节。 对历史的探究,马伯庸先生的眼光很独到,万历年间一件小事,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深刻的价值:徽州的一名小吏,在县里税粮账册里发现了一处疑点,结果引发了震动朝野的官场动荡和地方民变;这件小事改变那么多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。他们不是我们历...... [阅读全文]

人生如闪电

相对于宇宙的历史,人一生的时间,如闪电般短暂,刹那间光辉的瞬间。


相对于宇宙的历史,人一生的时间,如闪电般,刹那间光辉的瞬间。 最近刚刚看完刘慈欣的小说:《球状闪电》,虽然无法与《三体》这样的鸿篇巨制媲美,但依然发人深省,作者从一个微观粒子的角度,去思考生命和灵魂,给我启发和慰藉。在小说里,我们这个世界,不但存在一个个活生生、可以触摸的“宏观”的人,还存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微观的量子态的人,而且他们也有人的灵魂和意识,只是我们无法感知到。 小说中的科学家丁仪这样看待生命: 我所研究的东西,尺度要么在十的负三十次方厘米以下,要么在一百亿光年以上,在这两个尺度上,地球和人类都微不足道.....从物理学的角度看,生命这种物质运动形式,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相比并没有更高的含义,从生命中你找不到新的物理规律,所以从我的角度看,一个人的死...... [阅读全文]

睡个好觉

睡个好觉,做个好梦。


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,对于睡眠不好的人,推荐一本书-《睡眠公式》。 一直都觉得睡眠对我来说不是问题,年轻的时候,一觉睡到天亮,极少失眠,觉得睡觉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,啥烦恼事一觉醒来就不是问题了; 常常在周末或休息日睡懒觉,可以睡到中午,那时候和爸爸妈妈住一起,被爸爸妈妈喊很多次才会起床。现在渐渐步入老年,再也无法享受那种睡懒觉的惬意感了,时常早醒,就再也睡不着了,爸爸妈妈都离开了我,再也没人喊我起床了,怀念那些被爸爸妈妈唤醒的岁月。 现在轮到我,经常喊我女儿起床了,还要小心她的起床气。 :-) 除了年龄的原因,影响我睡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:焦虑。我不是那种天生乐观的人,比较容易陷入焦虑...... [阅读全文]

仰望星空

地球以外的星空很灿烂,当我困在焦虑里的时候,偶尔去仰望星空,或许感觉一切都是杞人忧天。


前两天,我终于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《三体》看完了,三本书,大部头,鸿篇巨制;好久没看这样长篇的小说了,断断续续,每天看一点,最后累计花了6个多小时。 书虽然看完了,不过书里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太庞大了,我没有能力写出一篇思路清晰书评,表达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。这里只是简单说说我的几点思考。 1、人类命运应该交由谁来决定?少数人?多数人共识?我们每一个自我?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社会哲学问题。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不一样,罗辑有罗辑的选择,程心有程心的犹豫,叶文洁有叶文洁的执念,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是否有权利代替人类来做决定?如何避免像叶文洁这样掌握着决定地球未来的科学妄人,因为自己的怨念毁了人类的未来? 2、刘慈欣用极其丰富的想象,描绘了人类的未来,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,人性本质并...... [阅读全文]

改变从5%的行动开始

5%的改变,生活就有了新的可能。


你是否这样一种困扰: 长期处于某种的状态无法自拔,比如长期的拖延;比如做什么都没激情长期躺平,但内心又充满焦虑;比如害怕社交,总喜欢躲在某个安静的角落.... 仿佛进入了某种死循环里,走不出来,苦苦挣扎,却又没勇气迈出第一步,那这本心理学家李松蔚写的《5%的改变》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。 在得到APP里我听过李松蔚老师的课程《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》,我学习这个课程初衷并不是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,只是想通过这个课程去了解,站在一个咨询师的角度去了解心理学: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思考的?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帮助来访者的? 通过这...... [阅读全文]

从文明史角度看当今中美关系

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思考价值投资


刚刚看完著名投资人李录先生的《文明、现代化、价值投资与中国》。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部分主要论述有关文明、现代化和中国,第二部分是讲述对于现在及将来如何在中国进行价值投资。 对于上篇的部分是作者对于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的思考,作者把人类的文明史分成了三个阶段:狩猎采集文明(1.0版)、农业文明(2.0版)和科技文明(3.0版) ;而目前的中国处于农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中间状态(2.5版本)。虽然这样的划分有些简单化,不过也算是比较简约的概括,不会陷入过于琐碎的历史和文明的细节里,从宏观的角度上说清楚了文明的历史脉络。 对于下篇讲述价值投资与中国,我个人觉得是最值得一读的...... [阅读全文]

科学记忆

学习如何科学地去记忆


日本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这本《考试脑科学》主要探讨记忆的规律和方法。本书最早的版本叫《高中生学习法》,然后不断修订,在日本畅销十余年。科学地记忆对学业考试来说有很大的意义。虽然是有关记忆的科普书,但读起来并不乏味,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了大脑的运作和记忆的原理。 1.如何才能够记住所学的知识呢? 这恐怕是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。记忆分短期和长期,大脑的海马体负责审核信息从短期记忆库进入长期记忆库。 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“该信息对生存而言,是否不可或缺” 但我们的大脑不擅长“记忆”,更擅长“忘...... [阅读全文]

经济学的智慧

感悟经济学的智慧,感受经济学思维的乐趣。


如果让我推荐一本经济学入门的书籍,我推荐这本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,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经济学的智慧,你可以感受到经济学思维的乐趣。 在看这本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之前,我从来没有系统而全面了解过有关经济学的知识,总觉得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似乎离我的生活很远,其实不然,我每天一睁开眼睛,就开始和“经济”打交道了,“经济”已全方位地渗透在周遭生活每一个角落。 虽然这本讲义是本500多页的大部头,不过读起来并不枯燥,薛兆丰老师把经济学的原理讲得通俗有趣而又不失专业性。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每个经济学知识点原理;甚至都不拘泥某一派经济学理论,反而把各家学派的观点都摆出来,一一分析,从各个经济学派的视角来分析一个经济问题...... [阅读全文]

少年的烦恼

少年的烦恼,不单单是少年的,也是父母的。


最近看完连岳写的两本少年读者问答集《少年问答》,感觉挺有意思,给我不少的启发。从一年级的儿童,到大学毕业的学子,各有各的烦恼,对于这些烦恼,连岳先生的回答很接地气,直截了当,不讲大道理,就直接给出他的解决方案,方法可能不见得适合所有少年,不过大方向和思路值得借鉴。 成绩不好一点也不酷。大多数成绩不理想的孩子,大多数生活不理想的人,都有相似的三部曲:放纵、懊悔、放纵 学习成绩,是所有孩子都关注的问题,哪怕是成绩差的孩子,也是很在意学习成绩的,哪怕表面上看上去他们表现得无所谓,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好一点。除了少数的天才,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,都是自我管理做得还不错的孩子,并能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来学习,该预习预习,该上课上课...... [阅读全文]

听书

我很享受这段听书的时光。


在得到APP上订阅了两年的听书栏目,在我看来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投入。 从去年2021年9月初开始,截止到今天(2022年7月1日)我一共听了1126本书。书籍涉及科技、科幻、社会、职业发展、文化、历史,甚至宗教,五花八门。有些书,可能在我有生之年,没有时间去读,或一辈子没机会遇到,但我通过这个方式我知道一本书在哪里,曾经存在过,我轻轻地简单“翻阅”过它。 目前得到APP听书,是有人把书的精华内容或读书感想写出来后读出来。听完一本书后,大致了解书的内容,如果想深入了解,就去下单买一本全书看看,不啻为一种选书的方法。 未来,书被全文读出来,供人听读,这种听书的方式会不会成为一种比较流行“阅读”的方式,值得我期待。比如在等人的时候,比如在忙家务,在劳动的时候,在开车的时候,在所有一心可以两用...... [阅读全文]

园丁式教育

在我看来,园丁式的父母应该教育孩子:自尊自爱自立,也尊重他人;积极乐观去奋斗,努力向上成长;做一个有责任感和独立担当的人。


《园丁与木匠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育儿读物,是一本比较偏向心理学和进化学的专业书。书里不涉及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,也没有具体告诉父母如何具体做一个“园丁”,比如如何和孩子沟通?如何和孩子相处?如何培养孩子?这些通通都没有讲;全书通过发展心理学、进化论、脑科学等多个角度,论述了一个孩子成长规律,试图让每个父母了解一个观念:父母对孩子的一生其实影响有限,而这些“有限影响”很可能还是阻碍? 作者开篇说:“为人父母,本质是爱” 作为父母,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,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,而是与孩子其生活感受到的身心愉悦,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。 .... 爱没有目标、基准或蓝图,但爱是有意义的。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所爱的人,而是为了给他...... [阅读全文]

绚烂的美国梦

所有伟大的小说,最终都会指向一个方向,繁华落尽,一场虚无。


昨天读完了菲茨杰拉德的小说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,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小说,是美国大学和中学英文课的必读书,现在是家喻户晓的美国经典文学经典了,小说出版后,很多次搬上了银幕,可见这个小说在欧美国家是多么出名。 村上春树这样评价小说:“作为小说家,我把它看作一个标准,一把尺子,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标志,然后有时叹息,有时又全身紧张,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始终牵扯着我。说是不可思议也行,但如果小说里没有了不可思议,又有谁去读小说呢?” 我买的版本是著名翻译家巫宁坤先生翻译的版本,当时还买了本英文原版...... [阅读全文]

刑法的立法精神浅思

刑法是道德伦理的最低要求,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最低的不要突破的底线。但如果只按这个要求去做人,其实是远远不够,遵从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共道德,是作为社会人更高的追求。


最近看了两本法律书:罗翔写的《刑法学讲义》和《刑法中的同意制度-从性侵犯罪谈起》。看这两本书的缘起,是去年在Bilibili上看到罗老师刑法课视频,在视频里他讲的案例幽默风趣,让严肃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。于是,就买了他写的两本书,让自己了解一些法律知识。 罗翔,中国政法大学教授,主要研究的领域为刑法学、刑法哲学、经济刑法、性犯罪。他的刑法课视频在网络上爆红,号称“千军万马追罗翔法考”。他的视频里不少案例分析,都写在这两本书里,可以说这两本书系统阐述了罗翔老师对刑法立法精神的深刻思考。 ...... [阅读全文]

小说家的心性

村上春树讲述他写小说和成为职业小说家的心路历程,不紧不慢,娓娓道来,一个睿智的老头回忆三十创作生涯,亲切而自然,让我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崇敬。


昨天我看完了村上春树的散文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。以前看过他写的《当我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》,译者是施小炜。两本书都是散文,作者和译者都相同,感觉文风也大体类似。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是自传性的随笔,村上春树讲述他写小说和成为职业小说家的心路历程,不紧不慢,娓娓道来,一个睿智的老头回忆三十创作生涯,亲切而自然,让我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崇敬。只看过他的一本小说《挪威的森林》,也是很多年前,好像还没看完,只看了一半就丢下了,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忘记了。看了他的散文后,激起了想读他的小...... [阅读全文]

写作文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

作文乃是你与自己的心灵交谈的方式


花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梁晓声先生写的一本书《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》-梁晓声的写作课。当初买这本书是想我女儿看的,想着是不是能给她写作文带来启发;同时,还买了他写的《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》。不过,这两本书都是我读了,我女儿反而没有读。 早年间,那时候大概26、7岁,看过梁晓声先生的作品,有小说《今夜有暴风雪》、《一个红卫兵的自白》、《雪城》,还有随笔集《凝视九七》,梁先生的文字朴实而深邃,立场鲜明,观点新颖,现在看那些文字背后的思考,都不觉得过时。一晃20年过去了,比较少关注他的作品了。不过,前段时间一个电视剧《人世间》大火后,再次关注了他,发现梁先生有文坛常青树之称,一直都是笔耕不辍,2019年的时候凭借小说《人世间》获得了茅盾文学奖。在电视剧《人世间》里他还饰演了一个角色,当...... [阅读全文]